教育的第三只眼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1-09-20 09:59 来源:1000字

  一看到这本书的名字,便深深的吸引着我,《教育的第三只眼》到底是什么。这本书一共有5章,第一章谁为我点亮心灯,第二章开在石头上的花,第三章第六顶思考帽,第四章麦田里的守望,第五章行至水穷处。他从教师的初衷讲到教师的发展和教师的理解。概括起来说,讲述的是我们应该从一个全新的角度,不断审视我们的教育,与时俱进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大教育观。

  教育的世界,是与孩子生命相遇的世界,是唤醒孩子灵魂的世界,时师生在教育天地里共同成长的世界,是无数美好瞬间在这里集合的世界,也是向这个世界成就并呈现一切美好的世界。

  教育很美好,教育真的可以更美好。然而,我们的一双“肉眼”常常被浮躁喧嚣所遮挡,被光怪陆离所迷惑,被功利尘埃所蒙蔽,被世俗蛛网所掩盖,被眼疾眼患所困扰,因而不但超越不了常人的视野,而且在正常的视线范围之内,都达不到应有的视力,让我们看不远,也看不真,看不清,看不透,还看不见,甚至看偏,看走样。

  教育应该走进生活,走进社会,走进大自然,教育应该给孩子以分数,没有分数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也是缺少内核的教育,然而教育不能只有分数,除了分数之外,我们还要给孩子比分数更重要的,能够陪伴孩子一生的更为有用的东西,可是我们的教育却被异化成只有分数的教育,分数成了教育的唯一追逐目标,应试成了教育的唯一属性,教育的一切取向都是为了孩子九年、十二年之后的那两天考试,而没有着眼于孩子的长远发展。这实际上就是教育的“近视”。

  英国探险家乔治·马洛里,曾先后3次参与英国珠峰探险队,挑战珠峰攀登。前两次均以失败告终,在1924年的第三次探险中,马洛里在接近珠峰的8600米附近不幸丧生。有人曾问他:你为什么要攀登?他说:因为山在那里。

  如果让我们来回答,那就是:因为孩子在那里。就因为孩子在那里,需要我们每个老师和每个教育人的用心与投入,倾情与付出,专注与执着,坚守与笃定。然而又有多少老师,多少教育者做到了这些呢?

  这个时候,我们就应当跳出“肉眼”,修炼出第三只眼,让自己拥有看教育的“第三只眼”。

  有了这“第三只眼”——教育的“天眼”,你就能够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在变幻莫测的教育世界里,把教育看得清清楚楚、真真切切、明明白白。

  有了这“第三只眼”——教育的“慧眼”,你就能够不畏浮云遮望眼,在涛走云飞,花开花谢中,把握教育摇曳多姿的身影,洞悉教育的真假,辨别教育的是非,判断教育的价值,认清教育的方向。

  有了这“第三只眼”——教育的“法眼”,你就能够做到不一叶障目,不一知半解,不断章取义,也就不会盲人摸象,管中窥豹,我们看到的将是教育的“整个泰山”,教育的“整座森林”,对教育就会有全新的视角,全面的认知,而不仅仅是停留于过去的一些肤浅而片面的理解,更就会有“一盘棋”的思维,“十个指头弹钢琴”的意识,而不会顾此失彼,坐翘翘板,水中摁皮球。

  有了这“第三只眼”——教育的“佛眼”,佛眼所看到的只有慈悲,慈悲为怀,大慈大悲。用佛眼看教育,就有了怀柔之心,悲天悯人之情,人间大爱之举。每天中午都有很多早到的同学围在校门口,带来了不少安全隐患。大队委干部检查的时候,同学们如奔马般逃跑的有之,如小兔般躲藏的有之,诉说自己有各种理由的有之,而“抓住”的大多数是老老实实坦白交待的同学。因为他们扣除了班级的分数,受到了老师的批评。试想,这样的氛围里孩子们能真正心服口服地做到诚信吗?下次再遇到这样的情形,他们又会怎么做呢?

  开启教育的“第三只眼”,相信我们看到的是真实的教育,是纯粹的教育,是与世俗不一样的教育,步履轻盈地行走于这条教育的路上,沐浴教育的芬芳,接受教育的洗礼,我们所拥有的,那将会是温馨而幸福的教育人生!

  让我们揣一颗宽容之心,用满腔的热忱学习教育的艺术和技巧,尊重孩子,热爱孩子,把有用的思想、知识、技能传授给我们的学生,舒展他们的思维,自由他们的心灵,让孩子们在我们爱的阳光注视下,灵性闪动,活出精彩!

相关推荐

100字 200字 300字 400字 500字 600字 700字 800字 900字 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