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海行动观后感500字至1000字大学生

发布时间:2023-04-13 10:39 来源:优秀文章

红海行动观后感1000字大学生

电影《红海行动》就是以“也门撤侨”为原型,讲述了海军“蛟龙突击队”深入阿拉伯半岛,解救被困的中国侨民的故事。

  看完电影后,我感到非常震撼,震撼于中国海军的力量感责任感,震撼于战争的残酷,震撼于人性在大环境下的卑微。残酷的战争让人深刻体会到和平的珍贵。看完《红海行动》,看到血肉纷飞的战争场景和战争中无差别的死亡,才能深刻的体会到克制理性态度,力争以和平谈判解决问题的大国担当。以自身的实力令“近者悦,远者来”,这是大国的底气与胸怀。

  电影中8人小分队不是无所畏惧的孤单英雄,面对死亡,他们有恐惧、有迟疑,但最终,即便付出生命,他们仍战胜了自我,完成了任务,这期间的成长显得弥足珍贵。那些为你们负重前行的人,也是和你我一样的普通人,但他们战胜了恐惧,付出了忠诚与热血,换来今日我们享有的和平与安宁,我们要牢牢记住他们的付出与牺牲,倍加珍惜身边的岁月静好。

  影片最后八个大字:“勇者无惧,强者无敌”,令人深思。海军捍卫海域的宣言与勇于出击的“蛟龙”一样,标志着大国崛起的新时代已经到来。随着我国逐步走向国际政治经济舞台的中心,捍卫国家主权、保护国民生命财产安全,已经成为中国军队所面临最真实、难度最大的两项历史使命。而今后国家的和平安宁,则必须要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作为坚强后盾。

  无惧的国家能抗衡,强大的国家才无敌。只有祖国更强大了,才能给国民周全的保护,无论你在世界何处遇到危险,强大的祖国都是你坚强的后盾。

红海行动观后感500字

初三没去拜年便与家人一同到电影院看了军事题材的影片《红海行动》。之前本人对中国的电影一向不怎么感冒,无病呻吟的太多,提不起什么兴趣。但看完《红海行动》之后,我便有许多的感想,不吐不快,与大家一起分享吧。

  首先,看了《红海行动》之后,一路感觉很带劲,强烈的动感,似乎能把中国人这几十年来的憋屈全部喷射出来,精神为之一振!

  其次,这部《红海行动》之拍摄制作技术完全不输于美国类似大片的水平。说明现在的有些电影工作者已经紧紧的跟上了时代的潮流,拍出的电影已经可以激励国人不惧艰难困苦,奋勇向前!

  更重要的是,联系到目前的世界局势,我们更应该需要深思。

  百年之前的中国,大家都知道中国是什么样的中国,一盘散沙,外国列强将中国当成一块肥肉,争来争去的是怎么来瓜分这块大肥肉,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生活在那种时代的中国人真是又悲又惨!

  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中国人民解放军就是我们全中国人最可信赖的保护者,没有他们,我们没有今天非常安全的生活。看看外面世界的乱象吧,不是偶尔的枪击案、就是战乱频发。

  今天我们幸福安宁的社会来之不易,都是国人这几十年奋斗的成果,应该值得珍惜!

  国家提倡的“一带一路”倡议,给国家的强盛指明了正确的方向,越来越多的国家靠拢在我们国家的周围。祖国也正在日益繁荣。

  当今的每个中国人都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当然也是肩负历史使命的。我们不能辜负于这个伟大的时代,不管我们每个人从事什么不同的职业,只要人人尽心尽责干好自己该干的事,我们这个国家就会越来越强盛,人民就会越来越幸福!

红海行动观后感800字

看了《红海行动》这部电影,立即被震撼住了。

  看这个电影很偶然。那天和几个朋友聚会,酒后闲逛,突然看到这个片名,被它吸引就看了。看这个电影感受就是震撼,真实的震撼。

  红海行动剧情是现在战争片里高水准的了,整个场面震撼,尽量贴近现实。从不期的遭遇埋伏,遭受迫击炮猛烈打击,到组织防御,建立支撑点,最后摧毁敌人阵地消灭敌人。整个过程,经历了一个由盲乱,迅速控制为有序,艰苦攻坚,克敌制胜的各个阶段,没有拖泥带水,指挥若定、训练有素,体现了我人民海军陆战队员的高水准。

  为了我们的侨民,我们的祖国可以有能力派军舰撤侨了!这个又是一个震撼。想当年,在印尼发生排华事件的时候,我们的侨胞在那里被人追杀,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在国内的人民能够感受到。在国外,没有相当的国力,外国人是不把中国当回事的。只有我们的人民解放军实实在在的战斗、克敌制胜的英勇亮剑、只有们的伟大祖国强大起来,才能有效维护海外侨胞的利益,才能维护我们国家的民族的根本利益。

  体现大国担当,这个也是一个震撼。在我们的陆战队员遭受伤亡的情况下,为了不让放射性脏弹材料落入恐怖的分子之手,毅然决定深入敌后,成功夺取了核材料,粉碎了恐怖的份子的脏弹计划。是的,我们战士已经完成了解救人质的任务,可以坦然地返回了。但面对当事国“无力过问”境况时,一句,“别人可以弃之不管,我们不能”体现的是我们的战士何等的胸怀,体现的不正是我们国家大国的担当吗!

  我们的战士从残垣硝烟中凯旋,他们的身影是多么的高大。面对画面里的五星红旗,我心潮澎湃,站起注目!当画面淡去时我大声高呼:“厉害了我的国!”

红海行动观后感2000字大学生

总有一些东西比生命更重要。——夏楠

  战地记者夏楠的这句话让我感触很深,到底是什么东西比生命更加重要?是怎样的一股力量让蛟龙,夏楠可以如此勇敢,是什么让他们奋不顾身的去守护?影片结束后,我想了许久,也许这便是信仰的力量。

  夏楠一名战地记者,蛟龙号中国海军,虽然身份不同,但是在他们身上都流淌着华夏儿女的血,在他们心中都有着同样的信仰,那便是正义,那便是祖国。

  电影中塑造的每一个人物都非常的鲜活,蛟龙队员们虽有钢铁般的意志但是他们也有他们自己所恐惧的事情,害怕抢弹,害怕身首异处的血腥。但是因为有着那份信仰,所以有着那分责任,他们选择去客服,去超越自己的极限,这种精神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去学习的,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因为有信仰,他们选择去突破,如果我们有信仰,或者说有我们的梦想,我们也就会选择去突破自己,在这种磨砺,突破后遇见更优秀的自己。我们就回相信,强者无敌。

  影片中让我感受更深的是高度还原伊维娅恐怖 分子对这个国家的巨大影响。看到那个国家公民眼神中的无助与恐惧,在我看来每天生活在恐惧当中的人也许还没有一个死人舒坦。当我看到中国海军去营救本国公民时我也由内而外的感受到身为一个中国人,你的背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我是中国海军,我们接你回家。”我们有家,有一个和平安稳的家,有一个强大的家。

  在影片中我看到的还有中国军人的一种国际精神,一种对生命的尊敬。夏楠愿意用自己的生命去换恐怖 分子的生化武器,只为世界更多的人能平安的活着,这不是个人英雄主义,而是一种信仰,对生命尊崇,对和平的渴望,是一种国际和平主义的体现。包括蛟龙队员们他们的任务只是救出所有中国公民,但最后他们却决定救出所有人质,和更是一种维护世界和平的信念,这也正是我们中国一直担任的角色,在他们身上完美突现中国,中国军人在国际上的责任与使命也更加让我感受到身为一名中国公民是有多么自豪与骄傲。

  我们的国家因为有这样一批像蛟龙队员一样的拥有这对国家的崇高信仰的人,我们才得以生活的这样安闲舒适,我们也同样应该让自己成为一个有信仰的人,要知道有国才有家,时刻将国家放在最重要的地位,这样的中国才会更加富强,这样的中国公安才会更加骄傲、幸福。

红海行动观后感300字

今天观看了电影《红海行动》,几个词形容,感动,激动,震撼。感受到了了祖国的伟大,与富强,不论你身在何处,你的背后都有一个强大的祖国支撑着你,在这个强大的国家,这个和平的社会当中,作为一名教育者,同样要随着时代的步伐去进步。

  除了通过电影中感受到的国家精神,在电影中更多的细节也同时映射着我们做教育这个行业也可以学习到的优点之处。首先就是团队的合作精神,团队实力。一场战争考验的是一个队伍的能力,队伍的集体感,是否是一些只为一个目标。作为教育者也是同样,一群教育者在一个团队当中。

  首先要的就是发挥自己的长处,让每个人的优势得以发光发亮,之后就是一个团队,当那个拥有自己优势的人员其心组成一个团队,这个教育团对将会发生质的飞跃。

  其次就是个人上,每一位战士都是有信仰的,做教育也是要有信仰的,要明确自己相信的是什么,作为教育者你信仰的我认为就是责任,对自己负责,对学生负责,对自己的事业负责,砥砺自身,严于利己,才能教好,才能真正的实现自己。

  同样不论是在教育上还是个人生活,做事上,都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做事要有计划,从全局的角度出发去做事。即使在困境中,也要学会冷静思考,冷静的去判断选择下一步该走的路。

  不论是教育,还是做人做事,还是从国家自豪感,从电影<<红海行动>>当中,不仅仅是看了一场电影,学习到的,感悟到的,学习到的甚是丰富,不论是个人还是团队,不困是从事什么行业,一切的一切从砥砺自身,严于利己出发,严格自己,才能配合团队,才会取得最后的成功。

红海行动观后感1000字

春节一部震撼全国的电影《红海行动》上映了。这部影片讲述了中国海军撤侨的故事,“蛟龙”突击队的八位成员是故事的主人公。在撤侨的过程中,海军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是他们勇敢克服。虽然最后一些人牺牲了,但是他们的精神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在电影的一开始,中国游轮“广州”号遭到了海盗的袭击,呼叫中国海军求救。埋伏在游轮上的突击队员和观察员告诉在直升机上的另外两名突击队员:“经过测算,直升机上的机枪手开枪的时间只有三秒,否侧船就会撞过来。”既要打死海盗,又要保证人质的安全,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突击队员挺身而出,“进攻!”伴随着话语声,直升机向前仰了45度,呼啸着向着游轮正前方飞去。直升机在舷窗外停住了,机枪手把瞄准镜里红色的准心对准了一名海盗的头。“砰”一发子弹飞了出去,随着慢镜头,我们都屏住呼吸,双眼盯着子弹,时间仿佛停留在了这一刻,子弹击破了舷窗,击中了海盗。在此时,我们看到了海军队员高超的技艺和大无畏的精神。

“虽远必救,再难必援。”这正是中国海军不惧困难的真实写照。在一个个重要的时刻,海军们挺身而出,让我们知道什么是“勇者无惧,强者无敌,只有中国的强大,才有我们现在的安全。”

“我们是中国海军,你即将进入中国领海,请立即离开”中英文重复的这句话,有着一股不可犯的强硬态度,是中国的领海,一寸都不能少,是中国的东西,一克也不能拿。一百年前,甲午海战,北洋水师很落后,但是今天的中国,002型航母,055大驱,075两栖登陆舰,094、096型潜艇不断出现,高科技比比皆是。除了高科技,我们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不畏困难;我们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勇于奉献;我们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勇往直前,从未停下脚步!正是他们,让我们有了安全的家园!

红海行动观后感1500字大学生

在娱乐生活上,慢几万拍的我,没有在大年初一全国首映时,去观看《红海行动》。而是在昨晚,心血来潮地走向电影院,观看了这场网上好评如潮的军事影片。看完回来时,趁着余温还在,热情未消,迅速打开电脑,敲下这部电影带给我的震撼感觉。

 

影片讲述的是以国家信念为主导的救援行动,任务是:在战乱中救出我国所有的侨民,一个都不能少。当恐怖分子劫持了中国侨民,中国海军“蛟龙突击队”接到上级命令,展开了救援行动,与恐怖分子展开无比激励的殊死搏斗。战争之惨烈,场面之血腥,配音之效果,无一不震撼着观众的心。

 

营救过程的艰难,更加有力地彰显了此次救援行动中,团队的团结精神与身为中国军人心中坚定信念的意志。他们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用七尺男儿的血肉之躯,扛起军人的重责。在随时会命丧黄泉的枪林弹雨中,排除万难,救出中国侨民,而且一个侨民都不能少。

 

在此次救援行功中,“蛟龙突击队”的首要任务是救出中国侨民,但当记者夏楠苦苦地哀求救援队长杨锐能不能救下所有人质的时候,他拒绝了。因为上级的任务是救出中国侨民,军令如山,他身为队长,必须顾全大局以及顾及全体队员的生命安全,保证此次任务的顺利完成。

 

当夏楠再次恳求他,救出她的助手阿布时,他只好告诉她,阿布已经在他们行动之前,被恐怖分子残忍处死了。夏楠情绪失控,她讲述了自己与恐怖分子死磕到底的真正原因。她亲手揭开了心中血淋淋的伤疤,队长杨锐被她深深触动了。

 

当即作出决定,从上级救出邓梅一个人质的目标命令,到改变原计划救出所有被挟持的人质,无论国藉。当然,他知道这个目标,对于只有八个队员的救援队来说,是一个非常艰难和危险的目标。后来,事实证明,他担心的事情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一切在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这个目标导致了两名救援队员壮烈牺牲。

 

不过在这个细节点上,无论是对队长个人的人格魅力,还是中国军人的强大责任心来说,都是一种升华,可以说是影片最大的亮点。队长在此次救援行动中,起到重要的主导作用,他胸怀大爱,明白生命面前人人平等,无尊卑贵贱之分,所以,他不惜冒着危险,带着队员,冲开重重关卡,尽可能救出所有人质。

 

还有,之前爆破手徐宏冒着随时会因爆炸而粉身碎骨的危险,抛开个人生命安全于不顾。自动请缨,爬进汽车拆开被恐怖分子绑在平民身上的炸弹,营救战乱中无辜的平民时。我们从他渗汗的额头,与高度紧张的神情里,看到的却是人性煜煜闪耀的光辉,以及心无国界的大爱之举。

 

这就是我们所在的泱泱大国——中国的军人,龙的传人,黄河与长江孕育的好儿女。他们是中国军人的缩影与代表。这两处看似不太显眼的细节,更加铿锵有力地彰显了中国军人强硬的外表下,宅心仁厚的胸怀。这是中国军人特有的气质,也应该是神州大地上,华夏儿女该有的气质。

 

影片中对“蛟龙突击队"八位队员的性格,也刻画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队长杨锐、爆破手徐宏、狙击手顾顺、观察员李懂、医疗兵陆琛、通迅兵庄羽、机枪手佟莉、机枪手石头。他们的性格,各有特色。导演给了他们刚强的外表下,也掺杂很多小可爱式的语言与表情,这在全程紧张激烈的打斗中,大大缓解了观众紧绷的神经。

 

尤其是石头对队友说:妈妈小时候打完他后,就给他一颗糖,说吃糖就不疼时,我忍不住笑了,这在影片中是最轻松的时刻。而在他给佟莉一颗糖时说的那一句:不要想多。让我们看到了铮铮铁汉,心底最柔软的一面,他爱着佟莉,却一直没表白。出发前,那一秒镜头下的照片,以及人质把防弹衣扔过来时,同样是一闪而过的镜头,里面的照片,被佟莉看到了。

 

在她颤抖着双手,为石头剥糖时,是最引人飙泪的浪漫与心酸。在这部以战争为主导的大片中,他俩的爱情小插曲,无疑是影片里最美好的点缀。而作为队员中唯一的女性,佟莉无疑是出色的,当她用小小的躯体与敌人肉搏时,心里着实紧紧地,替她捏了几把汗。巾帼不让须眉,在她身上,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还有,在此不得不提的是反革命头领,在他被救援队控制住作为人质时,为了所谓的黄饼,为了所谓革命的胜利,为了心中不灭的信念,毅然选择自杀的壮举,同样值得我们敬佩。不能因为他是反角色,而抹杀了他坚持信念的果断与强硬之气。这也是作为一个头领,作为一个男人最有力的担当。

 

信念无所谓正确与错误,只是立场不同,角度不同而产生的分岐而已。为了信念,牺牲自己的生命,顾全大局的头领,以身殉职,这无疑是鼓动手下最大的动力。他们组织起来的战斗力,可想而知了。就像恐怖分子中那个年纪轻轻的少年狙击手,他的眼神里,流动着不可侵犯的,与他的年龄极不相符的冷静与沉稳,坚韧与笃定。虽然他最后死在中国狙击手的枪下,可他的角色,也让我们过目不忘,印象深刻。

 

影片的最后,一望无涯的湛蓝海面上,几艘军舰在巡逻。用中英文交替播放的录音:注意,我是中国海军,你即将进入中国领海,请立即离开,请立即离开……听到这段录音,怎能不让身为中国人的我们感到热血沸腾,激情澎湃。生在强国强军庇佑中的中国,我们应该感恩和平的美好,让我们免受战乱之灾。

 

我们更应该感恩中国军人,弃小家顾大家,长期镇守边关。国家有灾有难时,是无数的军人,替我们在前方挺起坚硬的脊粱,用血肉之躯,保卫国家安宁,让国民百姓安居乐业。在此,借用一句话:世上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中国军人,谢谢你们,替我们小百姓负重前行……

 

红海行动观后感200字

电影末尾,当舰尾举行遗体告别仪式的时候,面对飘扬的五星红旗,片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网上还有留言说:看完《红海行动》,感觉好像挺亏欠军人似的。对于这种正能量满满的电影,我是举双手赞成的。美军也正是通过《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变形金刚》等系列电影让普通民众更直观更感性地了解队的。

  可以说,前几年的拥军爱军仅仅是停留在口号上,很多战友购票时是不会选择插队的。许多车站装修时甚至直接取消了军人候车室。

  要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受尊重的职业。这当然不仅仅是工资待遇方面,更多的应该是社会的认可与尊重。

  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是需要精神需求的,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是大于物质需求的。否则,大部分人是不会愿意加入海军陆战队,不愿意参加这种营救行动的。

  最近的“军人依法优先”、“军人购票打折”等现象,让所有的军人心里都暖暖地,并非真的赶时间差几分钟,而是感动于全社会对军人职业的慢慢理解和包容。

  《红海行动》中的营救人质虽然是虚构的,但十年之后电影中的场景必然会出现。大国的崛起之路必然是战争,别无他途。因为旧的霸主不可能心甘情愿地将既得利益和地位拱手相让。英国的称霸在于击溃了西班牙;美国的崛起,在于打败了墨西哥和英国殖民者,并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巩固了霸主地位。

  中国的民族复兴之路也必然摆脱不了历史的规律。到那时,大国的威严将不容侵犯,对国民利益的保护也必将触及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每个人也都会因为拥有一本中国护照而感到骄傲。

  电影落幕,我难抑心中的激动,当即发了一个朋友圈:明知前方枪林弹雨,明知前方命在须臾,只因职责所在,所以义不容辞。救你,不谢!

红海行动观后感800字大学生

如果说战狼是一匹孤狼的战斗,那么红海行动中的就是群狼,对敌人凶狠,对伙伴温柔。

  极具真实感的实事改变,从海盗劫船开始的故事,镜头开始对特种兵们惊险人生中的片段进行特写。精良的装备和完美的团队作战意识,还有高超的单兵作战手段,构成了大国国防的自信和不可侵犯的庄严感。每一个中国人对国民对国土的重视在军人和普通人身上都得到了体现。片中的矛盾真切,是普通人面对正义和生命安全冲突时的恐惧与坚持,是军人面对上级任务与个人意志冲突时的迷茫和坚定。全篇高潮迭起,冲突不断。

  每个军人都在并肩作战中得到成长。因为战友的受伤自我责备的观察员在狙击手的鼓励下客服恐惧独当一面,面对战场的残酷失去信心的爆破手在队长的信任下重整旗鼓。每个人都有自己在团队中的位置,明白团队大于个人但也知道自己对于团队的重要性。《红海行动》给我们上了一课,真正的将书本上或者我们身边简单的团队合作,搬到了屏幕上将它放大,真正有力地解释了什么是团队的力量。

  《红海行动》没有过多的语言,用手势代替的交流,用眼神代替的支持,用拳头代替的信任,干净利落的展现出军人的冷冽和柔情。战场上的群狼都是不需要过多缀余的,用行动证明一切。它讲求真实,炮火,残肢,牺牲,悲痛,真实的有些血腥冷酷,但是让人无比信服,因为那是战争。所谓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在人眼前,毁灭给人看。战争是无可辩驳的悲剧,不论是战胜还是战败,都失去了太多太多的美好。战火中的身影让我热血沸腾也让我通体发寒,在毁灭中体现的美好让人更加不忍见到它的毁灭。影片中的中国军人从不主动挑起战争,他们同样反对战争,因为军人的职责在于守护,当自己的国家受到威胁时他们才会露出凶狠的狼牙。

  我们对于自己国家的信任其实是深入骨髓的,身在中国不会有人担心哪里的导弹会飞到自己头顶,不会有人害怕自己下一秒会被-抓去当炸弹。军民一同营造的良好氛围,让我们每天可以无忧无虑的在街上插科打诨,追逐打闹。但是有些人不能这样,他们身在边关或者境外,经历着枪林弹雨,他们放弃了安逸,总归是把自己扔进了危险之中,为了他们身后的人的安逸,他们相信在人们心中,英雄永存。

  经历一场自己可能永远不会见识到的战斗,看见一些自己可能永远不会见到的残酷,世界上的每个角落,发生着我们无法想象的事情,当它展现出来时我们现在能做的除了警醒自己,感谢他人之外还有什么?大概只有等待自己长大。待自己羽翼丰满之时,将需要保护的人护在身下,哪怕自己千疮百孔也在所不惜。

红海行动观后感50字

这个春节,一部名为《红海行动》的大片燃爆全国,目前票房已破14亿,影片凭借优良制作、震撼场面和真实故事人物原型,不仅让观者自发“安利”,更引的很多名导演“折腰”赞许。

  “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站在国家进步的高度,收获了如潮掌声的《红海行动》,击中人心的不只是影片本身的“燃”,更是点燃了生活在“强起来”这个新时代的人们,对国家和军人一种自然而然的期许,是对国家“强起来”的高度认同感和自豪感

  “虽远必救,再难必援”。“蛟龙突击队”在索马里海域解救中国商船,在战乱国家营救中国公民,一个个紧要时刻、一系列生死救援,让人们通过镜头看到了什么是中国军人的“勇者无惧”、什么叫“强者无敌”,一句“中国海军,我们带你们回家”足以让人感动,一句“中国军人不会让任何一个中国人受到伤害”,瞬间让人泪目!回想起一百年前中华民族任人宰割、备受欺辱的历史,生活在“强起来”新时代的人民怎能不热血沸腾?心中怎能不生出感慨:只有祖国的强大,才能有民众的安全。

  “我们必须打赢!”这句话掷地有声、震撼人心,展现了中国军人“宁舍此生,不负使命”的责任担当,“吃尽万千苦辣,只为祖国荣光”的爱国情怀,向世界传递出“我们不惹事,但也不怕事”负责任大国的担当精神;更是“强起来”的中国应有的底气!

  从《湄公河行动》到《战狼Ⅱ》,再到《红海行动》,之所以能“圈粉”无数,让国人产生情感共鸣,离不开“高品质”的制作,更是国人对“强起来”的祖国的高度认同感和自豪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