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的逻辑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0-12-25 10:04 来源:900字

  简单从现代人对“养儿防老”这个观念的转变即可看出文化价值观的改变与市场改变之间的关联。陈志武老师说,他们是一双向互动、互相推动的过程。

  跟着陈老师的思路思考,从1980年代开始,众所周知市场变化明显,生产力需求的增长和劳动力的跨区域流动让人们逐渐走出自己成长生活的地方。想到现在流行的一个词叫做“打工人”,自那个时代开始,打工人的发展与你出生在哪里,成长在哪里的关联度已经渐渐下降,与之相关的是打工人的温饱富足及私有财富的增长。到我出生的90年代,爸爸妈妈一个月几十块钱的工资除了基本的生活开销,其余的变成了每个月家庭存折上不断增长的数字。同时,各种现代金融产品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从简单的存折、存单的定存涨利息,到复杂的养老投资、各类保险,越来越多的人们尝到了金融产品的甜头,理财意识、习惯逐步培养起来。千禧年的到来,让更多的人开始看到希望、规划未来。不需要去东家借米,不需要去西家换个布票,不需要靠别人的施舍和看脸色过日子,经济上的独立和财富的积存是市场改变给我们带来的福音。

  今天想要表达的是市场改变对文化价值观改变的影响。以前中国人习惯说养儿防老,父母把孩子当作他们的养老保障,小时候我们可能都听过父母教育小孩:“你现在就这么不听话,我老了还怎么指望你?”而现在,市场的改变推动文化价值观的转变,父母们会为孩子、为自己买好保险产品、退休产品、养老基金,为子女的教育投入大量的成本:学区房、才艺培训班、课外课程辅导等。这样父母们在经济基础上,慢慢减少对儿女的依靠。在子女教育上,我们听到的话术变成了:“你不好好听话,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怎么在社会上竞争?怎么养得起自己?”这样的现象在经济发达地区体现的尤为明显。

  随着时代的改变,市场及文化价值观的变化,养儿防老的价值更多的体现在情感的交流上。对于很多低收入家庭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后可以更有竞争力,所以不管年纪有多大,只要自己能做得动,都会减少生活开销,尽可能减少老了以后给子女带来的生活压力;对于相对富足的家庭来说,父母的财富不断积累,在经济上有保障,只要子女不败家,长大以后能顾好自己,他们便已心安,更多的是将奢望寄托于与子女的感情交流上。子女的成长与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空巢老人,所以现在他们缺的不是“养儿防老”的财富,而是“膝下承欢”的依恋。(王芳)

相关推荐

100字 200字 300字 400字 500字 600字 700字 800字 900字 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