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国教育病理》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1-09-16 14:29 来源:900字

  时隔三年,这是第二次看这本书,不过两次看书的主观感受是不同的。

  初次见它时,我和作者一样内心充斥着对学校教育的愤懑情绪,愤懑的原因无非是现状与自己想象的不同。而现在我更多的是想弄明白制度背后的原因,其造成的影响,以及个人如何以一个更积极的心态面对它。

  现行的高考考试制度其实与科举同出一辙,其目的都是为了“筛选”,从众多竞争者中筛选出小部分人获得稀缺的资源。科举胜出者可在朝廷担任官职,而高考优异者则可进入顶尖的大学接受高等教育,有一个更高的起点。

  作为一项面向全民的筛选制度,必须考量三个方面的问题:

  筛选出来的优胜者是否具备所需要的能力?

  制度设定在经济上是否可行?

  筛选过程是否公正?

  虽说筛选制度设定的初衷是从第一点出发,但最终的落脚点却在最后一部分。

  早在科举之前,政府选官主要采取举荐制,由地方高级官员向上层举荐优秀的基层官员,委以重任。若单从能力筛选角度看,无疑上级对下级的能力最了解。但从公正角度考虑,上级官员的举荐可信度便大打折扣。虽说政府分别从举荐官资格认定以及被举荐者能力考核两方面试图修正其中的漏洞,但还是免不了权势操纵,更导致了门阀士族的形成,削弱了中央统治力量。

  因此,自隋唐建立科举制度直至1905年被清政府废除,近1300年历史中,主体上一直保持着笔试选官的传统。一方面主政者将选官权利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另一方面也真正给了普通民众参与竞争的权利,实现了道义上的公正。在双方的加持下,笔试成了国人公正筛选的信仰,延续至今。

  考核的形式一旦确定,竞争的赛场也随之转移。如何通过考试成了国人最紧要的学问,而如何借助考试筛选出所需人才则是主政者关注的核心。

  提起科举,人人莫不痛斥八股文禁锢思想,其对文章格式极致的要求,致使国人一头扎进经文中,咬文嚼字,莫问时事。可殊不知这是考生与考官两相博弈的结果。考诗赋与个人爱好相关,与做官政治才能差得远;考策文,看似反应考生思维能力,但人们同样可以背记抄录。想想,如果高考语文单考作文,作文题目该怎么定?评分标准又会是怎样呢?因崇尚公平而生的笔试,也必然因对公平的执拗逐步走向标准化。

  批判的时候心里多是愤懑,细细思考又难免因无力改变而消极。但我想表达的不限于此,这种矛盾纠结的情绪其实源于我们身份定位的不清晰。我们以一个普通人的心态,去要求一个面向全国民众的制度,其结果必然差强人意。

  可如若我们能在制度确定的前提下采取积极地姿态应对,跳出为天下苍生操心的命,而着重管好自己的一方天地,我相信即使在最艰难的环境下,亦不乏如鱼得水之人,而所谓的烦恼多是无知罢了。

  我曾经听过两位初三学生的家长关于补课这一件事,表述着两种完全不同的观点:一位家长后悔从小学开始便一直给孩子补课,结果让小孩没有自主思考的习惯;而另一位家长则感觉由于崇尚快乐教育一直没让孩子补课,导致了现在学习的吃力。这其中孰对孰错,并没有一个绝对性的答案,现实中的问题往往是因人而异的。

  因材施教,从经济上考虑,公共学校是不可能实现的,但在家庭教育中却完全可行也应该如此,一以贯之的教育方法,必定有着许多的懊悔,在孩子身上的任何尝试都让我们焦虑不已。与此同时由于社会越趋复杂化,我们自身成长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并不适用。那么值得信任的指引者出现,是社会的期盼,也是时代的必然。

相关推荐

100字 200字 300字 400字 500字 600字 700字 800字 900字 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