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读后感1000字

发布时间:2021-03-01 09:42 来源:1000字

  爱因斯坦说“当一个人把在学校里学到的东西全部忘掉之后,剩下的全是素质。”我们的语文教学培养学生什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归根结底是——语文素质。

  简单总结是:识字、语感和能力(书写能力,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这是语文教学的根,这些素质的培养需要语文教师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学生要少做题,多读书。于永正老师指出: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多写,语文能力是在大量的读写实践中形成的。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大量阅读,包括课内与课外。课内阅读借助语文课本读。在语文教学中,老师要多读少讲,以读代讲,读中体会语感,读中理解词语意思,读中体会文章情感,可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出现以下误区。

  一、教师讲解过多以读代讲,老师在理论上是知道的,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又担心学生学不会,不由自主地讲解起来。比如有老师讲四年级上册诗歌《延安,我把你追寻》,由于诗中内容距离学生生活比较久远,老师生怕学生不理解,分行进行讲解。一堂课结束,学生读没有读出情感,悟没有悟出延安精神,注意力也没有集中起来。我和老师分析原因,一方面是老师对语文根本任务没有理解透,对考试知识点需要教师讲解,学生才会明白,没有把语文培养目标贯穿到课堂中,教师应把课程标准要求牢记在心:语文的终极目的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发展学生思维,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感,把文章分析的支离破碎,怎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呢?

  另一方面是方法不得当。需要教师多读相关书籍,提升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比如于永正老师的《我怎样教语文》就是很好的老师。

  2.重知识点学习轻能力培养很多语文教师研究考试试卷后,对基础知识过度关注,字词句的记忆理解花费很多精力时间去完成,课下反复抄写,课上提问又讲解,一节课下来完全是为考试而学习课文,破坏了文章的整体性,也失去了语文发展思维,培养语感的意义。比如《夜间飞行的秘密》一文,本单元是策略单元,训练学生根据文章提出问题,并梳理问题的能力。可是有的教师没有领会透编者的意图,简单的解决了课文中的问题,找到答案,就和编者意图相差甚远。

  3.阅读拓展过少每一篇文章都可以拓展延伸训练,带出相似类型的文章,一方面可以拓展阅读量,另一方面,可以把课文学到的阅读方法加以运用,比如四年级文言文《王戎不取道旁李》这篇课文,老师完成教学任务后,可以再拓展环节,学习一篇《世说新语》中的文章,既拓展阅读面,又拓展的学生理解文言文的能力,教师把在文中训练的方法在拓展延伸环节加以运用,学生的能力得以巩固和发展,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二、课外阅读于永正老师在文中说道:“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多读多写,语文能力是在大量读写实践中形成的,不是老师讲出来的。”因此,课外阅读绝不能放松。在课外阅读上,老师也有一定的误区,认为我每天让学生读书,学生也读了,可是为什么语文成绩和写作水平能提高不了呢?于永正老师指出: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不能放任自流,要加以指导,什么书值得读,什么书不值得读,这本书有什么长处,老师都应该加以指导。每个年级都有适合他们的读物,老师要加以推荐。“快乐读书吧“中的书一定要读,

  另外,最好推荐和课文相关的书籍。比如在学习林海音《冬阳.童年.骆驼队》前推荐学生读《城南旧事》,学完课文后让学生再进行交流:书中人物都有谁?你喜欢他们哪一位?对谁印象最深?哪些情节使你难忘?最后再写阅读记录卡。这样读后指导又和文章关联,相信在学生童年记忆中会留下永久的记忆,相比较一些学生,读《植物大战僵尸》、《斗罗大师》等书籍是有效的多。所以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引导学生有用的书,还要引导学生读书方法,长期坚持下来,语文能力无形中得以提高。

  语文教育的根在课堂,在于阅读,更在于老师,老师要更新理念,加强学习,真正让学生读起来!(禹瑞黎)

相关推荐

100字 200字 300字 400字 500字 600字 700字 800字 900字 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