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南渡北归》有感

发布时间:2021-01-14 09:52 来源:1000字

  据说,中国历史上有两段思想活跃期,一是春秋战国时期,上下五百多年,涌现出了诸如孔子、孟子、老子、庄子、韩非子、屈原等思想家、文学家,被称为百家争鸣的时代,这个时期形成的各种学术思想,一直影响至今;另一个时期,是民国时期,短短不足四十年,却涌现出了多个领域的学术大师,但由于各种原因,作为普通人的我们,有的只知其名,有的只知道他们的某一面,还有的根本一无所知。

  在我前面几篇短文中,曾写过王国维、梁启超、闻一多、刘文典四人,比如王国维,以前只知道他是一名国学大师,但不知道他曾是帝师,曾经留学日本,也懂几门外语,以及后来为何自杀;比如梁启超,只知道他协助老师康有为推动了"戊戌维新"运动,是有名的保皇派,但不知后来他又是坚定的共和派,更不知他为了维护共和制,反对孙中山及国民党的独裁专制;比如闻一多,以前只知道他是一名民主斗士,而不知道他曾经是一名反共先锋,知道他在昆明推动了多起学潮,却不知道他在青岛大学时是如何压制学潮,并最终被学生赶走;至于刘文典,基本就没听说过。

  比如我们熟悉的鲁迅,曾经是北洋政府教育部的一名小科长,后来靠写文章挣稿费,过着也算是舒适的日子,虽然骂过的达官贵人不少,但也没有被禁言,更没有蹲过政府的大牢。

  胡适,以前只知道他是资产阶级文人,后来才知道他是新文化运动的旗手,知道抗日战争时期任驻美大使,知道蒋介石曾有意让他担任中华民国总统,知道在四九前夕,中共曾尽力挽留他留在大陆,但在反胡风运动前,曾发起过反胡适运动,据说那一段时期,人们都不敢姓胡。

  傅斯年,以前不知是谁,谈到"五四"运动时,好像没有提到过他的名字,后来才知道他是"五四"运动的学生领袖,天安门游行的总指挥,但运动中途又毅然退场。他一生反共,但又不入国民党,他对蒋介石一直很尊敬,但先后把孔祥熙、宋子文从行政院长的位置上拉下马。抗战后他接受北大,坚决不用日伪时期的教员,不惜与他的老师周作人反目。抗战后,他曾去过延安,毛与其作过彻夜长谈,但他的政治观点始终如一。他曾经帮助过许多学者文人,但去台湾时却没能带走多少人。

  梁思成、林徽因夫妇都是有名的建筑学家,我们不知道抗战期间,他们窝在四川一个叫小李庄的地方过的是如何艰辛的日子;梁思永,同样是梁启超的儿子,考古界的先驱,四九后却英年早逝。兄弟俩当初出国留学,所学专业均为梁启超亲自确定,可见梁启超眼光的独特。

  冯友兰,哲学大师,四九后几遭批斗,幸得领袖金口"给出路",文革时期却又当上了江青写作班子"梁效"的顾问,遭人诟病,晚年自悔,却又显得玩世不恭。

  陈演恪,被誉为三百年一出的大师,虽游学西方诸国,却未取得一份文凭,不仅国学造诣深厚,还通晓外语十四种。四九前飞机把他从北平接出,本意去台湾,但他到南京后却悄然去沪,后隐于中大,新政权欲请他到北京工作,他却坚辞不就,他的一位当官的学生自告奋勇前去劝说,却被训斥一通,从此断绝师生情义。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完成了《柳如是别传》,文革后几经批斗,听到高音喇叭响就小便失禁,不久凄惨去世。一生坚守“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其他如吴宓、潘光旦、李济、陈家梦、曾昭抡、陶孟和、吴金鼎、董作宾、梅贻琦、金岳霖、罗常培、吴大猷、蒋梦麟、华罗庚等等,实在无法一一列举,我看到的只是一部分,还有多少熠熠生辉的名字,我没有看到,或者说没了解,但这确实是个大师辈出的时代!

相关推荐

100字 200字 300字 400字 500字 600字 700字 800字 900字 1000字